有些孩子很聰明,可是由于上課不專心聽講,說悄悄話,做小動作,在家寫作業時邊做作業邊玩,磨磨蹭蹭,做事情總是有始無終,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從而影響了學習成績。那么怎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,我們認為父母及教師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。
1.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
孩子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較差的,所以要想使幼兒集中注意地學習,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,事先做好各種準備,讓孩子吃好、喝好、穿得適當。學習前也不要讓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戲,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。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,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,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。有條件的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,沒有條件的學習環境也要力求單純。孩子在學習時,如果大人走來走去,說這講那,甚至聽廣播、看電視,就會嚴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所以,孩子學習時,家長也最好坐下來,看點書讀點報,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。
2.適宜的教學內容是集中幼兒注意的條件
人的需要、興趣和經驗,直接影響人的注意。如果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他的需要無關,或是教的內容太深,超出他的經驗范圍,孩子不能理解,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;如果內容太淺,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。只有那些“跳一跳能夠到”的內容,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。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善于從紛雜的現實中,選擇孩子尚未掌握、但經過努力能理解的內容教給他,其注意自然會集中。還有,孩子坐下來剛學習時,家長和老師可以讓他們學習最感興趣、較容易的東西,待集中精力后,再學習其他東西,這樣效果會更好。
3.安排好學習、休息、活動的時間
家長和老師給孩子安排學習任務,時間不宜太長。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,5~7歲的兒童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為15分鐘。7~10歲兒童20分鐘,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后,應讓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。孩子疲勞了就讓他們動一動,喝點水,吃點東西,切忌一天到晚強迫兒童坐著一動不動,越是這樣,兒童就越不專心。
4.明確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幼兒的注意
如果在窗臺上種一盆蒜,孩子不一定會注意它。但如果大人對他說:“這些蒜不久會長出綠色的長長的葉子,你要是看到它長出了綠芽,就趕緊來告訴我”這樣孩子就會經常注意它。如果這任務是對兩個以上孩子布置的,而且先發現者就是優勝者,或者還能得面小紅旗,那幼兒就會更經常的來察看這盆蒜。為什么呢?因為注意是為任務服務的,任務越明確,對任務的理解越深刻,完成任務的愿望越迫切,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。所以要想使幼兒的注意持久,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,甚至強迫他做什么。而要讓他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,講明意義,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愿望。這樣任務明確,愿望強烈,注意就能持久。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后還想再學,也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一點,但一定不能因為孩子情緒高,就無限增加,那會引起孩子厭倦、疲勞、失去學習的興趣,注意不集中,記憶效果也不好。要在孩子興趣正濃或剛開始降低時及時停止,使其留有余興,下次還愿再學,這樣注意就能持久不衰。
5.游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
在幼兒園和家庭活動中,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,比如玩拼圖,搭積木等,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,養成專注的習慣。此外,孩子在玩游戲時常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,在其聚精會神時家長和老師切不可隨意打擾,干涉,因為此時不斷的干擾孩子,不僅會使孩子玩得不開心,而且不利于他養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。